搜索
收藏
安徽合肥瑶海区:做好“前中后”文章 实现理论宣讲“零距离”
时间:2025-08-15 来源:安徽学习平台 作者:王倩
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、凝聚思想共识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坚持“群众在哪里,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”,从“群众视角”破题,以“前中后”全链条管理为重要抓手,多措并举,真正做实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“前”期谋划:资源聚成联动合力,构建“全方位”宣讲体系
多元队伍联动,打造“立体化”宣讲格局。充分整合辖区专家学者、基层干部、行业骨干、退休党员、文艺志愿者等力量,组建“区—街—居”三级理论宣讲队伍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协同作战的强大宣讲合力。瑶海区委宣讲团聚焦重大主题开展专题辅导,为基层宣讲工作把握方向、提供指引;“草根讲堂”用乡音俚语解读惠民政策,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、更具亲和力;“微语初心”宣讲团秉持精准服务的理念,通过个性化定制宣讲内容,实现“讲与需”的精准对接;“龙耕四季”宣讲团巧妙地将理论融入多种文艺形式,让理论“活起来”“火起来”;巾帼宣讲团则充分发挥女性细腻、温情的特点,通过讲述家风故事,凝聚“她力量”,让理论宣讲更具温度和深度。
资源全域整合,拓展“生活化”宣讲场景。瑶海区打破阵地资源壁垒,以全区理论宣讲、社科普及基地为核心,积极拓展宣讲阵地。将明光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、雷锋文化馆、裕丰花市红色商圈、“小个专”党建示范街等阵地串联,形成“15分钟红色圈”,让理论宣讲与街区文化深度融合。在文化广场、居民小区、公园、地铁站、驿站、书院等群众日?;疃∷枇⒍喔隽鞫驳?,打造了“固定+流动”相结合的宣讲阵地体系,打破了“台上台下”的界限,让理论宣讲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,而是随时随地都能与群众“亲密接触”,让理论传播走进居民生活圈,走进群众心窝里。
“中”期打造:靶向施策精准发力,激活“沉浸式”宣讲动能
精准内容供给,增强理论“适配性”。深化“宣讲+民生”模式,构建“需求导向、精准滴灌”的内容供给机制。通过“红色家访”“周四来说事”“网格破题会”等常态化渠道收集群众关注热点,针对不同群体特点设计差异化宣讲方案和特色内容,将党的创新理论、方针政策与征迁安置、防邪反诈、消防安全、孝老爱亲等进行融合,切实提升宣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例如,针对老年群体开设“防诈骗知识讲座”“政策解读茶话会”;面向青少年开展“红色故事小课堂”、红色研学活动;为全职妈妈开设“编织手工宣讲课堂”;针对新就业群体推出“歇歇脚”红色驿站微宣讲等,真正实现“群众点单、宣讲接单”。
群众文化搭台,提升参与“吸引力”。突破传统宣讲模式,构建“艺术化表达+沉浸式体验”的传播矩阵。以文艺创作活化理论表达,推出戏剧情景党课《初心故事》、手绘彩色书画《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》等原创作品,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文化盛宴。深挖非遗文化资源,联动庐州五艺工作室(吴山铁字、葫芦烙画、庐州核雕、木板雕刻、水印),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“技艺+理论”双轨教学,让群众在体验传统工艺中感悟文化自信。加强节庆活动融合,将理论宣讲融入“我们的节日·文化传承”“全民阅读季”等群众文化活动,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深耕地域文明,打造“沉浸式”宣讲场景。依托瑶海工业文化底蕴,构建“历史记忆+时代发展”的立体化宣讲场景。以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展示馆为核心,延伸打造马合钢高炉区工业遗址、马合钢厂房区等实景课堂,通过高炉遗址复原、老设备互动展览、全息投影技术,全景呈现合肥工业长子从“沪企迁皖”到“融入长三角”的奋进历程,生动诠释瑶海产业转型、城市更新、环境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同步开发“工业记忆”主题研学路线,组织群众走进青年创意田园、物联网科技产业园,在“旧址新生”的对比中感受发展脉搏。此外,结合老城区更新改造,在长江180等文化街区嵌入理论微景观,通过“一墙一景一故事”形式,让群众在漫步街区时自然接受文化熏陶,实现“处处是课堂、时时受教育”的宣讲效果。
“后”期提升:品牌赋能长效发展,凝聚“协同化”宣讲合力
突出品牌化引领,绘就理论宣讲“一张图”。学习“南通经验”,实施“瑶海宣讲IP孵化计划”,计划举办“宣讲比赛”“十佳创新宣讲案例评选”等赛事活动,挖掘培育“宣讲名家”“百姓名嘴”“理论达人”,主动融入合肥市理论宣讲“十百千”工程。打造《窗帘之约情景党课》《工业遗产时光之旅》《听见你的声音》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课程,形成“培育一个品牌、带动一批人才、孵化一批作品”的链式效应。
强化跨部门联动,构建“大宣讲”生态圈。建立“1+N”宣讲联动机制,由区委宣传部统筹协调,团委、妇联、教育、文旅等多部门组成“宣讲联盟”,在阵地共享、队伍共建、活动共办等方面形成合力。联合区教体局开展“思政名师进社区”行动,邀请辖区中小学思政教师走进社区开展宣讲,并与社区宣讲员结对备课,助力提升基层宣讲员理论素养;携手区文旅局打造“理论+文旅”精品线路,将胜利广场、青年创意田园等场景转化为宣讲实景课堂;与区妇联、团区委携手深化女性、青年理论武装,实现“月月有主题、周周有活动、天天有声音”的宣讲常态化。
推行数字化赋能,优化“云端”宣讲新质效。主动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和传播规律,把宣讲移至视频和“云端”,构建“云端”宣讲新生态,推动传统课堂“线上化”、线下活动“直播化”,让群众在“云端”聆听党的“好声音”。建立“云端宣讲库”,在“瑶海发布”微信公众号推出理论微宣讲系列优秀短视频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“传统+新兴”的全媒体传播格局。
责任编辑:马 静
执行编辑:吴诚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