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收藏
牢记党的宗旨提高服务本领
时间:2022-10-13 来源:阜阳日报 作者:彭建涛 刘存红
研读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四卷及之前出版的第一卷、第二卷、第三卷,字里行间透露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百姓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深厚感情,更能深刻感受到“人民”二字的千钧分量。自建党的开天辟地,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,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,及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,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“能”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“行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“好”,答案其实就在党的宗旨上,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:“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,血脉在人民,力量在人民”“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”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
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。为人民而生,因人民而兴,中国共产党始终把“人民”写在自己的旗帜上。纵观党诞生以来的历史,可以说,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,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。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入党章,已成为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成为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。中国共产党根植于民、血脉在民,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。党同人民风雨同舟、生死与共,始终保持血肉联系,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。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共产党人的事业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、繁荣昌盛,就是因为始终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之中。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的生命之本、力量之源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智慧和力量,是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的根本法宝。一切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,是我们党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、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所在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
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,始终同人民在一起,为人民利益而奋斗,是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。一百年来,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不同时期,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,其具体表述、表现及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。新时代,党的宗旨集中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
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基本内涵对应的是发展的根本目的、力量源泉及价值旨归,即发展为了谁?发展依靠谁?发展成果由谁共享?首先,发展为了人民。为什么人的问题,是检验一个政党、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,必须站稳人民立场,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改革开放以来,从“解决温饱”到“小康水平”,从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”到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”,我们党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从未动摇。其次,发展依靠人民。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,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,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,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发展成果。再次,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坚定不移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,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的要求
进入新时代,机遇和挑战并存,困难与希望同在。必须牢记并践行党的宗旨,才能在乱云飞渡中把握正确方向,在风险挑战中不断砥砺前行。
一要在思想上增强宗旨意识。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,形成于实践,表现于行动。要更加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,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。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要厚植为民情怀、涵养为民初心、赓续为民精神,将人民“置顶”,站稳人民立场。
二要勇于担当责任。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,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去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。各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责任,保持斗争精神,不畏艰难险阻,敢于直面风险挑战,积极干事创业,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谋利益,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,在实际工作中勤于俯下身子,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。
三要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,做好服务群众工作,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,掌握和精通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,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善于运用多种手段,用沟通、协商、教育、疏导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法,及时回应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。在为民服务上出实招、用实劲,把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、解群众之所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,以为民谋利、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,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(作者单位:临泉县委党校临泉县委讲师组)
责任编辑:张绪梅 高林
执行编辑:柏尧